I
mín
(1) (指事。 从古文之象。 古文从母, 取蕃育意。 古代指黎民百姓, 平民。 与君、 官对称)
(2) 同本义 [common people]

民, 众萌也。 从古文之象。 --《说文》。 按, 古文从母。 取蕃育也, 上下众多意, 指事。

民, 氓也。 --《广雅》。 按, 土著者曰民, 外来者曰氓。

古者有四民, 有士民, 有商民, 有农民, 有工民。 --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

夫民神之主也。 --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
无子曰兆民。 诸侯曰万民。 --《左传·闵公元年》

黎民阻饥。 --《书·舜典》

民不适有居。 --《书·盘庚上》

哀我征夫, 独为匪民。 --《诗·小雅·何草不黄》

民可使由之, 不可使知之。 --《论语·泰伯》

吾入关, 秋毫不敢有所近, 籍吏民, 封府库, 而待将军。 --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民为贵, 社稷次之, 君为轻。 --《孟子·尽心下》

(3) 又如: 民夫(被官府征召服劳役的百姓); 民户(民家); 民居(百姓居住之所); 民服(平民的衣服); 民宅(民房); 民望(民众的希望、 心愿; 在民众中的声望); 民牧(民众的治理者。 后指地方的长官); 民情(民众的心情、 意愿); 民役(民众所承担的劳役); 民利(民众的利益); 民命(民众的意旨; 民众的生命; 人命); 民和(民众和睦团结); 汉民; 回民; 藏民; 民壮(清朝州、 县官的卫兵。 即三班中的壮班); 渔民; 农民; 牧民; 民膏(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); 民经(人民的规范); 民熙物阜(人民安乐, 物产富饶。 形容升平景象); 民害(人民的祸害); 民力(人民的财力和劳力); 民脂(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); 民财(人民的财物); 民纪(人民行为的准则); 民祗(人民所敬畏者)
(4) 泛指人 [man; person; human being; mankind]

民受无地之中以生。 --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
食者, 民之本也。 --《淮南子》

石斧之民。 --〔英〕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(5) 又如: 民性(人的天赋本性); 民灵(人和神); 民智(人的聪明才智)
II
mín
(1) 民间的 [folk; among the people]

轻徭薄赋, 以宽民力。 --方勺《方腊起义》

(2) 又如: 民谣(民间流传的歌谣); 民营(民间经营); 民语(民间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语); 民狱(民间诉讼案件); 民社(民间祭祀土神)

Advanced Chinese dictionary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а курсовая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